去年以来,昆山高新区按照市纪委监委的统一部署,以规范村级小微权力运行为重心,通过编制权力清单、组建监督队伍、完善工作机制,积极构建基层监督体系,打通监督在基层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一是建立村级权力清单,为监督设立靶标。健全“一单一图一环”机制,即一张权力清单、一套流程图、一个监督闭环。将区行政村“小微权力”分为村级决策、组织人事、三资管理、工程采购、救助救济、村务公开、村级服务等7个大类42个具体事项,为每个事项制作权力运行流程图、明确各级监督责任和提示廉政风险,旨在解决怎么监督的问题,实现对“四个关键”关键人、关键处、关键事、关键时的监督。
二是构建“一人一委一网”,织密权力监督网。构建“一人一委一网”体系,即村级纪检委员、村务监督委员会、廉勤监督网。在实行村级纪检委员和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“一肩挑”的基础上,建立区、村、村民小组三级廉勤监督机制,广泛收集群众反映问题,对村级“小微权力”行使效果进行评估,旨在解决谁来监督的问题,形成党内监督、村级民主监督和群众监督的合力。
三是健全完善工作机制,形成基层监督体系。研究制定《昆山高新区廉勤监督工作规则》,明确三级廉勤监督员职责权限和监督重点;对村级廉勤监督员列席村重要会议、参加村重要活动、督促重要事项、上报重要情况明确方法途径;确定廉勤监督工作例会制度、定期值班制度、履责纪实制度、分析研判制度、交叉监督制度、培训考核制度,旨在解决监督常态化的问题,形成常态高效运行的基层监督体系。